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助学工作管理办法

2020/06/30 (9876)

温职院学〔2020〕67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国家《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浙江省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助学工作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审,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审批,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审核等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高职专科、四年制高职试点本科和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可参照本办法实施。

第二章 认定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 成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为组长,学生处、计财处、后勤基建处、各系(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监督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全校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

第五条 系(二级学院)成立认定工作组,由系(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思政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等为成员,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认定工作组成立后,名单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六条 班级成立认定评议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负责本班级的认定评议工作。学生代表人数视班级人数合理配置,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5人,且为非认定对象学生。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要在本班级范围内公示,名单报系(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备案。

第三章  学生资助对象认定

第七条 学生资助对象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支出的学生。

第八条 基本原则

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与客观公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积极引导与自愿申请相结合、保障性和发展性资助相结合的原则,由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组织认定。

第九条 学生资助对象认定类型:

(一)特殊群体。主要包括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持证残疾学生、城市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

(二)其他群体

1.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学校结合家庭经济因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通过家访、个别访谈、信函索证、大数据分析、民主评议等方式,根据实事求是原则认定需要资助的学生。主要依据家庭收入、财产、债务等,学生户籍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学校所在地的物价水平和学校收费标准等情况综合评价。

第十条 申请认定资助对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品行端正,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团结友善;

(二)学习勤奋努力,能正常完成学业;

(三)家庭经济困难,符合认定标准中相应条款。

第十一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不能认定为学生资助对象:

(一)学生或监护人未提出或未按规定提出认定申请的(在规定时间内补报的除外)。

(二)学生或监护人提供相关信息不真实的。

(三)其他不符合学生资助对象认定要求的情形。

第十二条 学生资助对象认定时间

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原则上在新学年开学60天内完成。每学期应当按照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进行认定结果复核和动态调整。每年9-10月份,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发布认定工作通知。

第十三条 学生资助对象认定程序:

(一)提前告知

通过书面通知、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提前向学生或监护人告知认定工作事项及民政等部门比对情况,定向寄送《浙江省资助对象认定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宣传相关资助政策。

(二)学生申请

学生或监护人自愿如实填写《申请表》,同时提供必要辅助说明材料,提出申请并由已成年学生本人或监护人作出书面承诺,对所填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民政等部门已进行相关信息比对的,仅需提供《申请表》,无需提供辅助说明材料)。

(三)评议小组民主评议

班级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表》,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初步提出本班级学生资助对象名单和认定类型,报系(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

(四)认定工作组审核

1.各系(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各认定评议小组提出的初步评议结果,综合平衡,确定本系(二级学院)学生资助对象名单。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其中:对第九条规定的特殊群体,可参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合家庭实际收入情况认定。

2.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学生资助对象名单,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接受本系(二级学院)师生的监督。经公示无异议后,各系(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将最终确定的学生资助对象名单报送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系(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提出反馈。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五)结果公示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系(二级学院)学生资助对象名单,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公示期结束及时去除相关公示信息不再公示。

其中:对第九条规定的特殊群体,因其家庭情况已在民政、扶贫等部门予以认定,学校原则上不再重复公示。

(六)建档备案

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学生资助对象名单报上级主管部门确定。同时,将名单、《申请表》及有关系统数据、说明材料等按学期整理装订成档案,并按要求及时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四条 监督与管理

(一)各系(二级学院)每学年定期对系(二级学院)学生资助对象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学生资助对象,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二)各系(二级学院)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教育学生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第四章  绿色通道

第十五条 “绿色通道”主要针对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学费、生活费的特别困难学生或者只能承担部分学费、生活费的困难学生开通,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第十六条 申请条件:

(一)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

(三)特困供养学生。

(四)孤残学生。

(五)烈士子女。

(六)城市低保边缘家庭学生。

(七)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

(八)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

(九)其他特殊情况。

第十七条 办理程序:

(一)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持《浙江省学生资助对象认定申请表》,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通道”申请表》,向所在系(二级学院)提出申请。

(二)所在系(二级学院)负责人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核实,并在“所在系(二级学院)意见”提出具体学费缓交意见。

(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通道”申请表》由所在系(二级学院)存档,并汇总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十八条 新生入学后,各系(二级学院)要对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的学生,尽快开展新生家庭经济情况摸底工作,准确掌握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程度和受助需求,按照学生资助体系有关规定为学生提供相应资助。

第十九条 对经核实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应通知学生补交学费并将相关情况报送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五章 国家助学金

第二十条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第二十一条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四)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五)勤奋学习,积极向上;

(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生活俭朴。

第二十二条 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二十三条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确定的学校当年国家助学金总人数,提出各系(二级学院)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确定各系(二级学院)国家助学金名额。

第二十四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

第二十五条 评审程序:

(一)学生申请

学生根据本细则规定的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填写《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向所在系(二级学院)提出申请。

(二)系(二级学院)评审

各系(二级学院)结合本系(二级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组织评审,提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初步名单和资助档次,报各系(二级学院)认定工作组审定后,在本系(二级学院)内进行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

(三)学校审定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各系(二级学院)提交的材料,提出全校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初步名单和资助档次,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当年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报送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二十六条 学校按春秋两季将国家助学金发放给受助学生。

第二十七条 各系(二级学院)应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工作,确保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六章 服兵役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第二十八条 应征入伍服兵役学生国家教育资助(以下简称入伍资助),是指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一年以上,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或高职扩招考入学校并到校报到的入学新生,实行学费减免。

第二十九条 下列学生不享受以上国家资助:

(一)在校期间已通过其他方式免除全部学费的学生;

(二)定向生(定向培养士官除外)、委培生和国防生;

(三)其他不属于服义务兵役或招收士官到部队入伍的学生。

第三十条 受助年限:

(一)获学费补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偿资金应当首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在校生应征入伍后,国家助学贷款停止发放。

(三)入伍资助期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一个学制期。对复学或入学后攻读更高层次学历的不在学费减免范围之内。

(四)入伍资助年限按照国家对本专科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据实计算。以入伍时间为准,入伍前已完成规定的修业年限,即为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退役复学后接续完成规定的剩余修业年限,即为学费减免的年限;退役后考入的新生,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即为学费减免的年限。

第三十一条 入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办理程序:

(一)应征报名的学生登录全国征兵网,按要求在线填写、打印《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I》(以下简称《申请表I》),一式两份,并提交学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及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对其在校期间的贷款金额进行核查。

(二)学校计财处对《申请表I》核算学生在校期间实际产生的学费金额并进行填写,加盖计财处公章。

(三)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申请表I》中学生的资助资格、标准、金额等相关信息审核无误后,在《申请表I》上加盖公章,一份留存,一份返还学生。

(四)学生在征兵报名时将《申请表I》交至入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级征兵办)。学生被批准入伍后,县级征兵办对《申请表I》加盖公章并返还学生。

(五)学生将《申请表I》原件一份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本人银行卡号复印件、毕业生还需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寄送至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六)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收到学生寄送的《申请表I》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后,对各项内容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及时向学生进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对于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由学校学生管理中心将代偿资金一次性汇至学生或家长的账户,并由各系(二级学院)做好沟通工作,督促学生或家长及时到助学贷款银行柜面还款。对于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由学生自行偿还,各系(二级学院)做好逾期还款产生严重后果的教育,督促学生或家长及时还款。

第三十二条 退役学生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办理程序:

(一)退役后自愿回校复学或入学的学生和退役后考入学校的入学新生,报到后向学校一次性提出学费减免申请,填报《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II》(以下简称《申请表II》) 一式两份,并提交退役证书复印件。

(二)学校计财处核算学生退役复学后在校期间应缴纳学费总金额,填写《申请表II》,并加盖计财处公章。

(三)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学生的资助资格、标准、金额等相关信息审核无误后在《申请表II》上加盖公章,一份留存,一份还给学生。

(四)学生将《申请表II》交至入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征兵办公室填写退役学生的基本信息,在《申请表II》加盖公章并返还学生。

(五)学生将《申请表II》原件一份和退役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交至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三十三条 学费补偿标准

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学费高于8000元的按最高每年8000元的标准补偿,低于8000元的按每年实际缴纳学费金额补偿。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对比助学贷款金额与每年实际产生的学费金额,按高项据实补偿。

第三十四条 学费补偿发放:

(一)入伍学费补偿。次年,学校在收到上级部门的入伍学费补偿专项拨款后,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每位学生的发放金额进行审核,对银行卡信息进行核实,将款项打入学生预留的银行卡内,并做好对家长的通知工作。

(二)退役学费补偿。次年,学校在收到上级部门的退役学生学费补偿专项拨款后,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核实学生的补偿金额、造表造册递交计财处,由计财处直接抵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如学生中间退学,款项将由计财处退还给上级拨款中心。

第三十五条 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本年度入伍资助经费使用等情况,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

第三十六条 因故意隐瞒病史或弄虚作假、违法犯罪等行为造成退兵的学生,以及因拒服兵役被部队除名的学生,应取消其受助资格。

第三十七条 被部队退回或除名并被取消资助资格的学生,如学生返回学校,已补偿的学费或代偿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由学校会同退役安置地县级征兵办收回。学校应在收回资金后,及时汇总上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七章  国家助学贷款

第三十八条 学校实行的助学贷款,是指由省财政贴息,由银行经办、用于帮助在学校已取得学籍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生,用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费、生活费的专项贷款。

第三十九条 贷款的条件:

(一)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具备条件:

1.家庭经济困难;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有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4.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5.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6.当年没有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贷款申请资格:

1.在校期间因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且未解除的。

2.已获得助学贷款,没有按时缴纳学费的。

3.身份证、户口本、学生证、在校期间用名四者姓名不相符的(包括同音不同字等情况)。

4.在老师和同学中有不诚信行为或不良信用记录的。

5.学习缺乏主动性而致成绩较差,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

6.在上学年考试与考查中一门(含一门)以上课程不及格者,一年内不予贷款。

7.有其它特殊情况,经所在系(二级学院)研究不予受理贷款申请的。

第四十条 贷款申请及贷款额度

国家助学贷款按学年申请,银行每年集中受理一次,学生在校期间可多次申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贷款金额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每个学生的具体贷款金额可根据学生的每学年学费、困难情况确定。

第四十一条 申请贷款需要提供的资料:

(一)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二)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三)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四)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五)贷款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资料。

第四十二条 贷款申请办法与审批程序:

(一)借款学生在规定时间凭本人有效证件向各系(二级学院)提出贷款申请,并如实填写有关材料。

(二)各系(二级学院)负责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初审。

(三)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申请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及贷款担保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调查核实,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借款学生办理填写借款合同文本、借款凭证等有关手续。

第四十三条 贷款发放

每学年贷款经办方将国家助学贷款拨付至学校指定账户,学校计财处根据学生缴费情况,将资金冲抵学费和住宿费。剩余的款项,统一转入贷款学生入学时学校为其开立的银行账户。

第四十四条 贷款的偿还

贴息助学贷款可采取一次性还款或毕业后在指定年限要求内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偿还。

第四十五条 贷款管理

(一)在经办银行确定贷款后,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贷款名单下发各系(二级学院)并由各系(二级学院)通知学生本人。

(二)各系(二级学院)每学期开学后,应将贷款学生的情况(就业、转学、转系、退学、开除、休学、征兵入伍、留降级等)上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三)各系(二级学院)应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使其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认真履行还贷责任。

(四)各系(二级学院)应积极配合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做好学生贷款的审核、管理、统计等工作。

第八章  勤工助学

第四十六条 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

第四十七条 勤工助学活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由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

第四十八条 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学生私自在校外兼职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

第四十九条 岗位设置

(一)学校各部门可以申请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岗位设置申请一般为每学年开学初(包括寒、暑假期间的用工申请)。设岗用工部门需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勤工助学岗位申请表》,明确岗位人数、岗位要求和工作内容,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后方可用工。

(二)设置的岗位数量既要满足学生的工时需要,又要保证学生不因参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寒暑假勤工助学时间可根据用工部门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

第五十条 岗位类型

勤工助学岗位分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固定岗位是指持续一个学期以上的长期性岗位和寒暑假期间的连续性岗位;临时岗位是指不具有长期性,通过一次或几次勤工助学活动即完成任务的工作岗位。

第五十一条 学生申请勤工助学的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在校期间未受警告以上(含警告)纪律处分;

(二)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岗位需求技能较突出的特长;

(三)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合格;

(四)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五)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注重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第五十二条 岗位申请程序:

(一)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学年开学初汇总并在全校范围公布校级各用工部门岗位信息。召开勤工助学招聘会,申请勤工助学的学生需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勤工助学应聘登记表》,用工部门和学生通过面试的形式进行双向选择。

(二)用工部门确定录用学生名单后,将录用学生信息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学生,经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及用工部门在学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勤工助学应聘登记表》上签字盖章,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留档保存。建立并实时更新勤工助学资料信息库。

(三)每年聘任的学生于10月份正式上岗,并接受聘任部门的管理。

第五十三条 勤工助学岗位酬金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审核并发放。校内固定岗位按月计酬,校内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岗位工资标准按工时计费的,原则上每小时不低于15元,每人每月工资不超过600元;按月计费的,每人每月工资不超过650元。

第五十四条 聘用学生应于每月25日前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报送本月的勤工助学工作记录卡,酬金发放时间一般安排在次月的15日前。延期上交或工资表填写不合格的学生,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顺延一个月发放勤工助学工资。

第九章 学生临时困难补助

第五十五条 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主要用于切实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暂时性的经济困难。

第五十六条 申请条件:

(一)学生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学生完成学业。须提供街道(乡镇)以上民政部门证明。

(二)学生突遇父、母亡故,生活费无保障。须提供街道(乡镇)以上民政部门证明。

(三)学生父、母身患重特大疾病,失去工作和经济来源,影响学生完成学业。须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

(四)学生本人突患重特大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发生的医药费数额较大,家庭经济无力负担。须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

(五)学生因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未达到学校困难认定标准,缺少基本生活费和物品。

(六)其它特殊情况需要给予补助的学生。

第五十七条 资助标准: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困难,给予一次性补助。

(二)受助学生一次性申请500-5000元/生的临时困难补助。具体评定等级视情况而定。

第五十八条 申请发放:

(一)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申请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对相关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严格把关;申请材料经系(二级学院)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三)学校对系(二级学院)上报的临时困难补助申请材料进行复审,确定临时困难补助学生名单和补助金额,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同意,由学校计财处发放到学生入学时学校为其开立的银行账户。

第五十九条 学生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补助或取消补助:

(一)学生家中发生变故不足以影响学生完成学业。

(二)单纯为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质量导致的临时性生活困难。

(三)生活铺张浪费,购买或使用高档物品。

(四)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五)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困难情况不属实。

第六十条 凡发现学生提供虚假困难证明材料或夸大事实等不符合困难补助条件的,学校将追回已发放的临时困难补助金,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管理规定》(温职院学〔2007〕129号)、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温职院学〔2011〕20号)同时废止。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计财处按职责负责解释。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