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规定

2020/07/02 (10851)

温职院教〔2020〕3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贯彻因材施教与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高职专科学生的管理。对接受我校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四年制高职试点本科学生、专科起点本科学生、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的管理参照本规定实施。四年制高职试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学生中本规定无参照条款的按合作高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我校以课程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学分绩点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取得最低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

第二章 学制与专业

第四条 学制

我校实行弹性学制。两年制专业的基准学习年限为两年,三年制专业的基准学习年限为三年。学生提前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课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时间一般为半年或一年。经批准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在规定的基准学习年限内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累计延长学习的时间(含休学),两年制专业为两年、三年制专业为三年。

第五条 专业

专业设置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201510号)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2016年以来历年增补专业为依据,按专业或专业方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学生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学习、考核和毕业。

第三章 课程与学分

第六条 学校开设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学生必须修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是学生按要求需要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国史、体育、军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其他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课程,不得擅自更动。

2.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类别各方向模块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课程。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应突破方向局限,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专业大类下小类专业的基础之上,真正体现专业基础课程特点,是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和继续学习专业系列课程的基础。该类课程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宽厚和系统的专业素养。

(二)选修课是指供学生选读的,旨在深化专业知识、反映专业方向、扩大知识面、完善智能结构、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开设的课程。学生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及实际情况,在全校范围内甚至跨校选择修读的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学分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准。

第七条 我校课程学分规定具体如下:

(一)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二年制总学分90~100,三年制总学分125~140,各专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数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准。

(二)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该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所需的教学量及其性质决定。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学分,一般课堂教学1618学时为1学分。

(三)专业社会实践,二年制专业1学分,三年制专业2学分;顶岗实习,不少于8周,8学分;毕业综合实践,不少于10周,10学分。

(四)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岗位综合训练等每周计20学时,1学分。

(五)军事技能,总计112学时,2学分;军事理论(含始业教育),总计36学时,2学分;形势与政策教育,总计96学时,其中课内32学时,课外64学时,1学分。

(六)体育与健康包含体育选项课和体质健康测试,二年制专业总计60学时,2.5学分,三年制专业总计108学时,4学分。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计32学时,2学分,其中16学时为实践活动学时,1学分。

(八)创业课程类课程分为创业基础课和创业专业课。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计32学时,2学分,其中16学时为实践活动学时,1学分。大学生创业基础,总计32学时,2学分,其中16学时为实践活动学时,1学分。创业专业课开设由创业学院另行制订。

第八条 成绩绩点计算方法

学生已修课程经考核达60分该门程为及格,成绩绩点计为1.0,以后每增加1分增加0.1个绩点,60分以下该门课程为不及格,成绩绩点计为0。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进行等级成绩计量的课程,其绩点可分别计为4.53.52.51.50,或由任课教师分别给出等级成绩。学生通过补考、重修获得的成绩予以标注,重修、补考课程成绩合格者,在学生成绩单中记录的重修、补考成绩一律为及格,补考和重修成绩绩点计为0

学校对每位学生每学期各门课程的成绩都进行绩点值的等值换算,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评选优秀学生、决定学生修读的学分量及辅修资格的标准。成绩与绩点换算关系见下表:

百分制成绩

绩点

五级制

绩点

二级制成绩

绩点

90分及以上

4.0-5.0

优秀

4.5

合格

2.5

80-89

3.0-3.9

良好

3.5

不合格

0

70-79

2.0-2.9

中等

2.5

60-69

1.0-1.9

及格

1.5

60分以下

0

不及格

0


为了衡量毕业生的质量,学生修业期满,综合计算平均绩点。综合计算平均绩点的公式为:平均绩点=∑(课程学分×绩点)/∑学分。

 第四章 学分奖励

第九条 奖励范围

(一)  参加校级及以上各类职业技能比赛、科技竞赛等活动成绩突出;

(二)  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

(三)  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优秀;

(四)  参加科技活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取得成果;

(五)  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六)  参加校级及以上各类文体竞技活动成绩突出;

(七)  参加素质教育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

    第十条 奖励学分计算办法

    (一)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科技竞赛

1.国际级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864个学分,其余参赛人员奖励2个学分;

2.国家级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543个学分,其余参赛人员奖励1个学分;

3.省级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321个学分;

4.市级比赛获得一、二等奖者,分别奖励21个学分;

5.校级比赛获得一等奖者,给予奖励1个学分。

(二)取得高级技能(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

获得高级技师、技师者,分别奖励54个学分。

(三)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取得优秀成绩

1.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者,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专业奖励2个学分,其他专业奖励4个学分;

2.非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奖励2个学分。

(四)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科技活动,取得成果

1.在公开出版的三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独著奖励2个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1.5个学分,第二作者奖励1个学分;

2.在公开出版的2B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独著奖励8个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6个学分,第二作者奖励4个学分;

3.在公开出版的2A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独著奖励16个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12个学分,第二作者奖励8个学分;

4.在公开出版的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独著奖励32个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24个学分,第二作者奖励16个学分;

5.在公开出版的权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独著奖励48个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36个学分,第二作者奖励24个学分;

6.在其他非文摘类期刊或报纸上发表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独立完成者奖励1个学分;合作完成者:第一作者奖励1个学分;

7.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者,获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立项并结题的,独立完成者奖励2个学分;合作完成者:项目负责人奖励1.5个学分,排名第二的项目成员奖励1个学分,排名第三的项目成员奖励0.5个学分。获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并结题的,独立完成者奖励1个学分;合作完成者,项目负责人奖励0.5个学分。

8.国内学术论文级别依据学校有关国内学术期刊(著作)定级的规定执行。

(五)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专利,是指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专利权人(申请人)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具体奖励标准如下:

1.学生发明人为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发明专利授权可分别奖励632学分;

2.学生发明人为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发明专利通过实审可分别奖励421学分;

3.学生发明人为第一、第二作者,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可分别奖励21学分;

4.学生发明人为第一、第二作者,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可分别奖励10.5学分;

5.学生发明人为第一、第二作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可分别奖励10.5学分。

(六)参加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1.参加国家级文体比赛获前三名者,依次可分别奖励432个学分;

2.参加省级文体比赛获前三名者,依次可分别奖励321个学分;

3.参加市级文体比赛获前二名者,依次可分别奖励21个学分。

(七)参加素质教育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有突出表现

在素质教育活动和其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中有突出贡献者,获得省级、市级荣誉称号的分别奖励42个学分。

以上为个人奖项获得的奖励学分数,如为集体奖项,参加者每人获得的奖励学分比个人奖项奖励学分少1学分,最少为0.5个学分;同一届比赛中,集体奖项与个人奖项有重复或多层次重复获奖的,取最高值奖励,不得重复奖励。

第十一条 认定流程

(一)每学期末进行本学期奖励学分申报工作。由学校组织参加的各类活动于成绩揭晓后由组织部门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按规定给予奖励学分;个人原因获得的奖励学分由学生本人申请,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奖励学分申请表》(见附件1),并出具相关荣誉证书、获奖证明等,经所在系(二级学院)或活动组织单位审核推荐,报教务处备案。

(二)经认定符合规定的奖励学分,由教务处向全校通报,并记入学生本人成绩档案。

第十二条 奖励学分使用

(一)在毕业学籍资格审核时,奖励范围(1-4)的奖励学分可以抵充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学分;奖励范围(5)的奖励学分可抵充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抵充不超过4学分;奖励范围(6-7)的奖励学分可以抵充相应学分的公共选修课。

(二)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发明创造奖励学分不超过6学分。

(三)奖励学分不得重复使用。

第五章 学分转换

第十三条 学分转换总则

(一) 公共必修课与专业课(含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不能相互转换;

(二)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可以相互转换,但原则上专业实践类课程与专业理论类课程不可以相互转换;

(三) 成绩及学分转换课程的课时相差原则上不能超过20%,学分相差不能超过1学分;

(四) 各专业要制定详细的学分转换表并附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五) 具体实施时如有变动,需报教务处审批通过后方能执行。

第十四条 转学(转入)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

(一)原在外校就读的学生经批准转入我校时,必须出具原所在学校打印并加盖公章的成绩单。

(二)成绩及学分转换办法如下:

1.学生在原学校修读取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必修课、计算机基础课、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以及体育必修课的成绩及学分,可以直接计为转入我校后修读专业相应课程的成绩及学分。

2.学生在原学校修读取得的专业课的成绩及学分,若课程内容和学时学分数与转入我校后修读专业的相应课程基本相同,可以计为转入我校后修读专业相应课程的成绩及学分。

3.学生在原学校修读取得的与转入我校后修读专业无关的课程的成绩及学分,可计为我校公共选修课成绩及学分。

4.原所在学校的课程成绩是百分制形式的,按原所在学校给出的成绩直接登录;

5.原所在学校的课程成绩是等级制形式的,根据下表转换成百分制成绩登录。

成绩等级

百分制成绩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A

A+

/

95

/

A

/

/

90

B

A-

/

85

/

B+

/

合格

80

C

B

/

75

/

B-

/

/

70

D

C+

及格

/

65

/

C

/

/

60

E

C-

不及格

不合格

不计

/

D+

/

/

不计

/

D

/

/

不计

/

D-

/

/

不计

/

E+

/

/

不计

/

E

/

/

不计

/

E-

/

/

不计

第十五条 转专业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

(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必修课的成绩及学分可直接转入新专业。

(二) 与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关课程的成绩及学分,可计为公共选修课成绩及学分。

(三) 与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近课程的成绩及学分可以进行转换。

第十六条 创业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

部分在校学生于第三学年从专业所在系(二级学院)进入创业学院的新技术应用“2+1”创业实验班就读。根据其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学年的学分主要由“创业课程、新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技术应用转化”三部分组成,学生获得该学分可以与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三学年课程学分相互转换,具体转换方案由创业学院提出,教务处备案。

学生选修学校“创业实践班”课程且考核合格,该课程成绩及学分可计为学校公共选修课成绩及学分。

第十七条 交流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

(一)凡按照校际交流协议赴他校学习的学生,在赴他校学习前,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系(二级学院)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在他校的选课方案,报相关系(二级学院)备案。

(二)成绩及学分转换办法如下:

1.我校承认学生在他校取得的成绩和学分;

2.他校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与我校某一门课程相当,且学时数相近的,经批准可直接认定成我校该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可认定的总学分量不超过在他校修读的总学分量;

3.在他校修读的课程,若无法认定为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的,都作为公共选修课据实记载;

4.若他校的学制不同于我校,学分认定参照我校学分与学时对应关系,即1学分对应18学时;

5.他校的课程成绩是百分制形式的,按他校给出的成绩直接登录;

6.他校的课程成绩是等级制形式的,根据下表转换成百分制成绩登录。

成绩等级

百分制成绩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A

A+

/

95

/

A

/

/

90

B

A-

/

85

/

B+

/

合格

80

C

B

/

75

/

B-

/

/

70

D

C+

及格

/

65

/

C

/

/

60

E

C-

不及格

不合格

不计

/

D+

/

/

不计

/

D

/

/

不计

/

D-

/

/

不计

/

E+

/

/

不计

/

E

/

/

不计

/

E-

/

/

不计

第十八条 申请流程

(一)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认定表》(见附件2),向所在系(二级学院)提出申请。

(二)学生所在系审核通过后,报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审批。

(三)审批通过后,复印一份报教务处备案。若为国际(港澳台)交流生,须复印一份报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

第六章 选 课

第十九条 选课原则

学生选课时,一般不得重复修读相同课程。有严格的“先修后续”关系,未取得先行课学分,一般不得修读后续课。公共选修课程应选修与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不同的课程。重复修读的课程不累计学分和绩点。学生每学期修读的课程一般应在1530学分之间。

第二十条 选课程序

各系(二级学院)原则上应在每学期结束前四周内,组织好下学期的报名选课工作。选课名单由教学秘书安排落实,并于放假前通知任课教师和有关学生。某些跨专业选修课程、学校公共选修课程和跨校选修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协调。

选课名单一经确定,学生不得任意退选、改选或增选课程;个别确需变动者,应在开课前一周内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开课人数

一门课程若要求修读的人数超过限选人数,则按先选先定原则予以确认。专业选修课的修读人数不足15人,不开课,公共选修课的修读人数不足30人,不开课,由各系(二级学院)通知学生改选其他课程。技能类的选修课程设班开课的人数按实际操作工位确定。

第七章 课程重修、免修、补修

第二十二条 重修

(一)重修范围

1.必修课考核不及格,经补考后仍不及格者,应申请重修。

2.选修课考核不及格者可申请重修,也可改选其他选修课。

3.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等课程;专业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设计)、课程论文(设计)、整周实训、考证、单独开设的实验、设计、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或实践环节,考核不及格者不能补考,必须重修。

4.因缺考、考试违纪作弊、取消考试资格导致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者,不能补考,必须重修。

5.所学课程重修后仍不及格者,在学校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内可再次申请重修。

(二)重修方式

原则上学生每学期重修课程不得超过3门,重修有开班重修、跟班重修和跟班自学重修三种方式:

1.开班重修

同一课程重修人数达20人以上,由教务处协调开课系部(二级学院)组织单独开设重修班。

2.跟班重修

未达20人的课程不单独开班,原则上指导学生选择进入下一年级开设同一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班进行跟班重修。

3.跟班自学重修

若在校生跟班重修课程与开课学期所选其他课程时间有冲突,可申请跟班自学方式进行重修,可以间断听课或免听重修课程。但体育课及单独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必须全部跟班重修。

凡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仍未能修足应修学分的学生,结业离校后未通过的课程可申请采取跟班自学重修的方式学习。

(三)重修教学组织与要求

1.开班重修课程一般安排在周三下午、双休日或晚上等课余时间上课,学时数不低于原课程学时的50%,开课时间一般从第六周开始。

2.公共必修课重修须与原修课程的课程名和学分一致,专业课重修原则上选修下届同专业开设的同类课程。若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变更造成同专业的低年级不再开设所需重修课程,或与原修课程学分不一致时,学生可以选择跨专业同类课程,或同专业相近课程,但学生申请的重修课程须经专业教研室确认并由所在系部(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审批。

3.开班重修的学生,任课教师应严格考勤,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检查批改,上课考勤、作业等作为评定课程平时成绩的依据;跟班重修的学生与所跟班级其他学生一起参加正常教学与考勤;跟班自学重修的学生,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以取得教师的指导,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并且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四)重修课程考核

1.未提前办理重修手续的学生不得参加重修课程考试。

2.开班重修课程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期末考核周前两周。

3.跟班重修和跟班自学重修的学生原则上在课程结束后与低年级相同课程的期末考试同时、同卷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重修课程不及格不安排补考。

4.凡参加重修的学生,必须携带身份证或学生证参加考试,证件不全者不得参加重修考试。

5.重修考试与期末正常考试冲突时,可申请重修课程缓考。

(五)重修考试成绩评定

1.重修课程成绩合格者,在学生成绩单中记录的重修成绩一律为及格。

2.开班重修或跟班重修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教师在登记成绩时,应根据平时考勤、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计算综合成绩。跟班自学重修的学生,教师在登记成绩时,应根据其平时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计算综合成绩。

3.凡办理重修手续后无故不参加该门课程考核者,按缺考处理,成绩以零分计。

4.凡在规定正常学习期限内,仍未能修足应修学分的学生,结业离校后每学期重修考试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门;在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内补足学分者,可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对于延长学习期满仍不符合毕业条件,学校将不再给予重修考试机会,均做结业处理。

(六) 重修办理流程

1.系部(二级学院)统计重修学生情况,并将学生重修名单公告到班级,学生做好重修选课准备。

2.学生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重修申请表》(见附件3),并交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审核。

3.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汇总后,将学生重修申请表送各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审核,开课系部(二级学院)根据课表落实该生重修方式、跟班班级和任课教师。

4.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将重修申请表交回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案。

5.各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将重修学生名单通知至相关任课教师,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将结果公告到班级,告知各学生跟班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和考试安排等信息。

第二十三条 免修

(一)免修范围

1.学生取得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等级相同的各类证书者准予免修相应的理论课程。

2.复学学生原已修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份量(学时)相同或相近,考核成绩及格及以上的课程,准予免修。

3.学生因故跟下一年级修读时,其已修读的课程,成绩达到及格及以上者,可以免修。

4.军训、“两课”、体育课、体育健康测试、实习课、技能训练课、顶岗实习及毕业综合实践等,没修读过的均不得免修;学生因生理原因不宜上体育课或参加军训者,经县级及以上医院或学校医务室证明,体育课由公共教学部确认,编入保健班学习;军训报学生处批准后,参加其他特定课目训练,经考核及格,给予相应的成绩和学分。

5.退役复学学生复学后可申请免修《军事技能》《军事理论》《体育与健康》等课程。

6.免修学生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为有效。

(二)免修办理流程

1.学生在学期初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免修申请表》(见附件4),向所在系(二级学院)提出本学期免修课程申请。

2.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审核通过后,报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审批。

3.审批通过后,由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和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办公室分别通知任课教师和申请学生。在获得免修资格之前,学生不得缺课。

4.对获得免修资格的学生名单,由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汇总后统一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四条 补修

(一)补修范围

1.转学、转专业、留(降)级、休学复学、参军复员等学籍异动的学生,按现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修的课程,若在异动前未修的,应申请补修。

2.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课程开设的学期初申请补修。

3.学生补修课程原则上应跟班上课。若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变更造成同专业的低年级不再开设所需补修课程,或与原修课程学分不一致时,学生可以选择跨专业同类课程,或同专业相近课程。

4.学生拟申请补修课程的上课时间与现有课程上课时间原则上不能冲突。

5.补修课程成绩按初修成绩记载。

(二)补修办理流程

1.学生在学期初第一周前填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补修申请表》(见附件5),向所在系(二级学院)提出本学期补修课程申请。

2.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审核通过后,报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审批。

3.审批通过后,由开课系部(二级学院)和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办公室分别通知任课教师和申请学生。

4.补修学生名单由学生所在系(二级学院)汇总后统一报教务处备案。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规定》(温职院教〔201513号)、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的指导意见》(温职院教〔201611号)、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奖励学分管理办法》(温职院教〔201742号)、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重修管理办法》(温职院教〔20183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奖励学分申请表

  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绩及学分转换认定表

      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重修申请表

    4.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免修申请表

   5.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补修申请表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612